ESG專區

風險管理

:::

風險管理

中醫大附醫為台灣中部具指標性急重症醫院與急救責任醫院,已建立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及緊急應變計畫,確保災害發生時,員工、病人及民眾之安全。

 

風險管理組織

為健全醫院風險預防與危機管理機制,設有「危機管理委員會」,由院長擔任主任委員,每半年召開會議,定期檢討風險預防。參考美國醫院緊急災害應變系統(Hospital IncidentCommand System, HICS)之架構設立緊急應變指揮體系,統籌全院危機管理應變機制,如發生重大事故時,則啟動緊急應變指揮體系因應。

 

 

緊急應變程序

依據「醫院緊急災害應變措施及檢查辦法」,每年針對危害風險項目制定危機管理計畫,以提供同仁各種災害發生時的應變準則,放置於院內網站供同仁即時查閱。

此外,依「危害風險辨識及評估暨緊急應變規劃作業」之規定,每年至少舉辦1 次相關災害之桌上及實地模擬演練,以測試計畫可行性。演練結束或實際事件發生後,召開會議檢討且進行改善,以確保計畫順暢執行。2023 - 2024 年間,部門演練累計完成774 場(完成率100%),緊急應變課程與線上教學、消防器材操作、逃生設備等演練,參訓率皆至98.40%。此外,各棟醫療大樓每年執行火災演習、嬰兒失竊演練、暴力演練、大量傷患演練等桌上模擬演練或實地演練,更於2023 年辦理地震引發火災之複合式災害演練。


危機管理教育訓練

每年持續辦理新進員工教育訓練及年度危機管理通識課程,另依據他院或時事發生案例,即時檢討與安排課程(如:地震及火災複合災害應變)。


因應極端天氣風險

近年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熱浪、乾旱、洪水和颱風及豪大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強度與頻率增加。熱浪、乾旱除引發缺水、限水危機,更促使電力公司進行限電及調高電價等措施,會不斷增加營運成本,也可能造成醫療服務中斷之風險。

為擴大強化氣候風險影響之下的因應措施,達成系統化的運作效能,中醫大附醫參考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」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簡稱TCFD)框架揭露管理策略與行動方案,並對於風險議題進行內部評估與鑑別,以提早對潛在風險制定因應對策,降低風險可能帶來的營運衝擊,並秉持「雙重重大性」的思維,除了積極應對氣候變遷造成的風險與機會外,也致力於降低對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。

至頂